⑴公开目录再梳理。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每月召开试点工作联系会,进一步探索研究目录合理性、适众性;在权责清单的基础上,融合群众意见97条,梳理形成县级公开事项520项、乡级公开事项120项、村级公开事项94项。⑵公开标准再制造。以便民利企为导向,按照科学实用原则,由各试点部门根据具体业务办理流程,确定公开内容、主体、方式、渠道等核心要素,并高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标准严谨性、可行性等。现已形成63项政务公开标准。⑶公开平台再优化。搭建了“网站、微信、电视、村村响”为主,“查询点、公开栏、LED显示屏、手机短信”为辅的公开网络;预计投资10万元建设网站、微信、电视“一键通”,确保实现“一点上传,三方共享”功能,预计8月中旬完成建设并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