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广元经济社会生活运行正在加速恢复。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就这一话题展开热议。
市人大代表 刘自强
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抢抓机遇补短板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青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但随着中央及地方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的落实,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呈现出稳步恢复的态势,刘自强说:“困难再大,青川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会变,只会更加坚定!”
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惠民生。刘自强介绍,青川县首要任务就是稳投资,通过加大对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和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申报力度,确保能在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抢抓全省为有效应对疫情推进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机遇,重点包装的青剑高速,目前正在积极招商。此外,还聚焦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医疗卫生、优质教育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重要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
刘自强表示,青川将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果,扩大示范效应,建成天府旅游名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广元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川力量。
市人大代表 张淙钧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就业和民生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
“首先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政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其次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张淙钧说。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人社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创业,千方百计对冲疫情对就业创业的影响,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保就业”任务?张淙钧建议:一是争取资金保障,政府各部门应积极到省、部汇报,争取两个“1万亿”资金对广元的倾斜;二是政策支撑,做到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宽岗位办法能用尽用,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三是狠抓政策落实,梳理各部门稳就业、保市场主体政策,并全方位宣传到企业和劳动者,同时开展政策落实督查;四是保住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扩大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为创业者和市场主体提供融资支持;五是做好重点人群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扎实外出农民工返乡情况监测,同时统筹做好退役军人、农村贫困劳动者、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帮扶。
市人大代表 耿旭
坚持底线思维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六稳”“六保”,“稳”是基础,“保”是底线。在耿旭看来,与“六稳”相比,“六保”更多体现的是底线思维。
耿旭说,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部门的政治责任。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各级民政部门更要瞄准脱贫攻坚任务,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失业群体“应保尽保”,对困境儿童、生活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强关爱帮扶,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执行好物价联动机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在落实“保市场主体”和“保基层运转”任务中,耿旭建议,可以通过推动将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优惠政策覆盖到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小微服务主体和服务类社会组织,全面落实民政类市场主体稳就业举措,加大对基层群众自治和居民协商的指导力度,积极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等方式来精准施策。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凡事从坏处准备,但守底线不是目的,争取最好结果才是目的。”耿旭感慨到: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以更彻底的改革举措践行为民爱民理念,不断提高民政发展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及可持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