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下好防灾“先手棋”。实行自然灾害网格化管理,聘用专兼职灾情信息员194名,开展业务培训3次,定人定责定区域管理灾情;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防汛物资备灾点14个,精准储备救生衣、救生圈等价值60余万的防汛物资;开展汛前山坪塘、河道、水库“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43条,采取建立台账、逐项销号方式,完成隐患整改42条。⑵打好减灾“主动仗”。构建地灾点“人防+技防”模式,逐点完善警示标识、健全监测网络、编制应急预案、规划避险路线、安排避险场所,安装地灾点在线监测设备72套,时时监测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变形,每周检查设备状况,确保设备100%在线监测;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防汛减灾应急演练30余场,参与群众1500余人,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能力。⑶练好救灾“绣花功”。成立14个督导组赴乡镇(街道)督导检查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工作,发现问题80条,已整改74条。发布预警预报短信73602条,实施防汛应急处置3次,投入救援人力450人、大型机械18台、救援车辆97台,紧急避险转移1291人、转移安置7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