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入协议管理。将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纳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定点医药机构责任,并将追溯码采集情况纳入常态化监管内容,不定期开展实地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定点医药机构采集药械追溯码主动性、及时性、精准性。目前,全县共61家接入医疗机构药品追溯码,接入率100%。(2)加强支持保障。组织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业务培训5场次,通过现场演示正确扫描、上传等步骤,讲解医保药械追溯码在采购、入库、销售等环节的具体运用。同时,组织开展接口改造,63家定点医药机构完成改造工作。今年来,累计上传追溯码645万条,追溯码上传率达100%。(3)持续跟踪问效。建立“周反馈”制度,每周向定点医药机构“点对点”反馈扫码率指标完成情况,对扫码率持续偏低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现场提醒并建立台账,定期开展“回头看”,督促各定点医药机构严格履行扫码主体责任,推动多方共同参与药品安全管理。1-3月,针对61家医药机构发出提醒6次,现场指导提醒4次,已全部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