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其流程的便捷与公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青川县采用全流程电子招标、降低投标费用、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提升招投标效率和透明度,持续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极大提升中小微企业投标参与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招投标环境。
全流程——
电子化交易 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交易过程阳光透明,我们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更有底气了。”近日,一位通过网上平台完成投标预约的企业负责人对青川县招投标全程网办赞不绝口。
近年来,青川县逐步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有序竞争的招投标体系,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我们依法建立招标项目计划提前发布制度,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招投标流程,为潜在投标人提供更充裕准备时间,极大缩短招投标周期,降低招投标成本。”青川县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川县全面推行电子化交易,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全程网上办理节假日标室预约、招标文件编制、信息发布、投标保证金或电子保函递交等业务,实现了“投标不跑路、交易不见面”,极大提升招投标效率。
同时,在政府网站对招投标项目合同履约进行公示,公布招投标投诉举报途径并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清除不合理门槛壁垒,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增强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目前,青川县已初步实现招投标全链条业务全程网办,2024年工程项目电子招标率超94.6%。
大幅度——
降低保险金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投标前要缴纳的保证金,对小微企业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花小钱办大事,确实节约了不少成本。”
…………
提到青川县推动电子履约保函后的改变,企业主们有感而发。
据青川县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推动电子履约保函(保险)取代传统缴纳保证金管理模式,以少量保费代替大额履约保证金,释放企业资金占用压力。通过在线申请、审批、出具和传输等方式,极大缩短保函办理周期,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鼓励并支持投标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交易平台,以现金或支票、银行保函、现金加保函等多元化方式灵活缴纳投标保证金。对招标文件严格把关并进行合法合规性监督检查,落实执行降低投标保证金或免收保证金政策,推动综合费率降低至0.5%以内。
不断调整简化项目业绩,根据项目特点、专业类型和实际需要,对估算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全面取消项目业绩设置。针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以特定行政区域或特定行业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或者中标条件。
2024年,青川县75个招投标项目应缴纳保证金5.5亿元,实际缴纳保证金2.08亿元,为企业节省保证金3.22亿元,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主体投标成本。
全方位——
提升公正率 标前标后强化监管
标前审查、资格审查、标后监管……在提速降本的同时,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也进一步提升。
青川县开展招投标制度规则文件清理自查自纠行动,建立依法招标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全面落实“招标文件发布后五日内,各行业监管部门须开展合法合规性监督检查”相关规定,增强招投标活动公平性和透明度。
依据投标单位的财务情况、技术人员配备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格审查标准,通过资格预审、现场核查,筛选出符合项目需求的投标单位。
充分运用“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监管等方式开展抽查检查,严肃查处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常态化合同执行检查机制,对招投标项目建设、日常管理、档案收集等开展专项检查,追踪合同履约情况,及时发现解决潜在问题,不断加大标后监管力度,保障项目质量和进度。
截至目前,该县未出现一起因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差而流标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