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2022年一季度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2022年,广元市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始终坚持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不断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农业稳产增产。2022年,广元市小春播面稳定增长,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夏粮有望丰产。
一、小春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一)小春粮食播面增长
2022年广元市秋冬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2.2万亩,同比增长1.4%。谷物播种面积110.6万亩,同比增长0.2%。冬小麦播种面积110.4万亩,同比增长0.2%。豆类播种面积4.6万亩,同比增长15%。薯类播种面积37万亩,同比增长3.6%。
图:小春作物播种面积两年对比图
单位:万亩
(二)作物长势普遍较好
据近期走访市农业农村局、实地调研,结合3月10日、3月25日、4月10日对20户种植对象持续监测调查的结果来看,前期墒情总体适宜对小麦生长有利,一二类苗占比92%,同比持平。当前小麦陆续抽穗扬花,总体长势略好于去年,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追加肥料等方式,弱苗已升级转化,生长情况较好。
(三)撂荒地整治效果初显
随着粮食价格的逐步上涨、农业机械化普及,并且受国际形势影响,大豆进口减少,国内市场供应不足,推动大豆、玉米价格上涨,加之今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57.1万亩,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面积38万亩等因素,带动了农户粮食作物种植意愿增强,推动粮食播种面积同比增加。通过对全市40户农户经营耕地面积调查显示,2022年小春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728.3亩,同比增长18.5%;计划大春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921.5亩,同比增长28.4%。通过对全市444户农户及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结果显示,撂荒1年以上耕地面积同比减少7.6%。如剑阁县政府加大农业生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引导农户盘活撂荒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四)春耕生产农资储备充足
据走访广元市供销社了解到,2022年,全市共有1428个农资经营网点、1627个综合服务社、93个基层社、688个庄稼医院服务春耕生产,及时储备尿素、碳铵、复合肥等各类化肥6万余吨、农药361吨、农膜600吨,农资供应充足,有效保障全市春耕生产。
二、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
(一)各级党政高度重视
2022年,广元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及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和撂荒地治理,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夯牢小春粮食增产增收基础。广元市各县(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切实加强小春生产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强化监督考核和技术指导服务,狠抓春耕生产、精田管、保供应,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二)守牢耕地面积底线
广元市深挖扩种能力,应种尽种,坚决消灭撂荒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三管控四利用两逗硬”撂荒地整治利用措施,持续开展撂荒地调查整治,优化用地分类、调优种植结构,逐年解决“非粮化”问题。大力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轮作休耕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及时兑现落实,叠加国际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调动农户想种粮和种好粮的积极性,助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增加。
(三)多措并举稳定播种面积
一是落实惠民惠农政策稳面积。加强政策宣传,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抓好农机作业稳面积。落实各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农机具保养检修,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新机具,扩大农机作业面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抓好耕地轮作休耕项目和撂荒地复垦稳面积。利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扩种,撂荒地复垦马铃薯。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盘活撂荒耕地、扩面发展田坎大豆,扩大粮经复合种植面积,确保全年作物面积稳定。
(四)加快建设优质农田
按照田、土、路、林、水、电、技、管八配套的标准,加大对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的力度,扩大沃土工程实施面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抓好新建项目全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把项目区打造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据市农业农村局反映,目前已完成28.2万亩高标准农田、3.4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及时维护库、塘、堰、渠等基础设施,已开展2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整治疏浚,各类田间渠系、作业道150多公里;全面开展提灌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完成1436座机电提灌站检修,切实保障大春用水,全市现蓄水3.7亿多立方,蓄水量较常年多近二成,能保障大春水稻栽插等用水;农机具准备充分,已投入各类农机具9.5万台(套),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86万亩。
(五)科学技术推广有力
各级组织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发放各类资料11万余份,全市1100余名村级水管员对水渠、提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开展设备维护、渠道清淤,渠系畅通率达85%以上。派遣专业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推广2022年筛选确定的56个丰产性较好、抗性较强、品质较优的大春作物主导品种,其中:水稻20个(泰优808 、宜香优2115等)、玉米18个(同玉609、隆平509等)、大豆10个(南夏豆35、川农夏豆3号等)、花生8个(云花2号、天府34等)。全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果园和茶园粮经套种等技术模式,对38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进行了分解。分级分层对4600多名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对300名基层农技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加大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和油菜霜霉病、菌核病等重点病虫害田间调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器械,大力推进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强田间排涝晾墒,减轻渍害发生。目前已开展小麦、油菜追肥168万亩次。
(六)气候总体适宜
10月至11月小麦备耕-播种期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偏少,多阴雨寡照天气,部分土壤偏湿,对小春作物的播栽有一定影响。12月小麦三叶~分蘖期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大部正常,光热较充足,总体利于农作物生长。1月小麦分蘖期无明显冷空气活动,以阴天到多云天气为主,平均气温偏高,降雨(雪)稀少,光照基本充足,光温水匹配对小春作物生长较为有利,作物长势较好。2月小麦拔节期平均气温偏低,降水大部偏少,日照东部偏多西部偏少,以阴到多云天气为主,冷空气势力较弱,气温有所回升,2中旬后期出现了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补充了土壤水分,满足了小春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需求,本旬光温水匹配基本利于小春作物生长发育。3月小麦幼穗分化-孕穗期平均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明显偏多,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阳光充足,作物进入生殖生长期,光温水匹配利于小春作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