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3602/2016-09761 | 公文种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 |
发布日期 | 2016-12-15 | 主题词 | 安居 扶贫 |
一、抓好“两个统筹”,加强危房改造要素保障
(一)统筹区级、乡镇、村组、农户四级力量抓改造。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安居扶贫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廉租房建设三个工作组;危房改造工作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区住建、财政、农委、审计等部门及各乡镇为成员单位,具体工作由区住建局牵头负责。二是落实抓建责任。朝天区住建局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监管主体,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了专人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协调及业务指导工作;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乡镇长总负责,副职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在指标落实到户后,村组赓即召开动员会,就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危房改造的具体内容、技术规范、建设时限及验收标准;改造户作为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主体,各户自加压力,主动作为,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区、乡、村、户四级层层签订了危房改造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四级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确保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二)统筹财政、金融、社会、农户四个资金渠道抓投入。建立完善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帮扶、农户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在中央、省级补助C级改造0.85万元/户、D级改造2万元/户的基础上,分别提高标准调整为C级改造1.5万元/户、D级改造2.5万元/户,区财政增加投入近800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户的投入压力。二是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协调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新建户提供限额5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小额扶贫信贷,区政府逐年贴息,今年共发放贴息贷款600余万元。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帮扶。通过开展“一日捐”和“扶贫日”等活动,发动机关、企事单位、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资助共300余万元。四是鼓励农户积极自筹。各级各部门积极帮助农户拓展致富门路,鼓励农户自筹资金投入农房建设。
二、坚持“三个严格”,规范危房改造过程管理
(一)严格改造对象确定。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应纳尽纳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区级审批的“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对象。二是建立完善了改造户档案,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系统录入工作,确保档案信息填报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二)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完善建筑材料监管体系。明确朝天区质监、工商、住建等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在建材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监管职责,并先后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600余人次。二是确保住房建设选址安全。严格按照《广元市朝天区农房建设管理办法》要求选址,坚持选址“三避让”,即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避开行洪通道,确保选址安全。三是严格执行建设质量安全标准。强化“三个坚持”,即坚持《安全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坚持照图施工、坚持抗震设防标准。四是加强重点环节部位质量监督。做到“四查四看”,即一要查看地基基础,二要查看主体结构,三要查看屋面工程,四要查看抗震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改造后的房屋质量安全。
(三)严格督查督办督导。一是加强部门督查。朝天区住建局成立了5个片区督查组,每组落实一名分管领导牵头,村建、建管、质安、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会同各乡镇村建管理人员,坚持“每月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到位,先后发放《整改通知书》40余份。二是加强联合督办。朝天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及安居扶贫工作指挥部多次组织住建、以工代赈、农委、财政、审计等部门到乡镇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专项督办,督促目标任务和工作落实到位,共发出专项通报3期。三是加强行业督导。市住建局安居扶贫督导组“一周一督导”,到朝天区实地进行调研指导、蹲点督导,与危房改造户一起摸爬滚打,有力的推动了危房改造工作。
三、着力“四个强化”,创新危房改造抓建举措
(一)强化政策导向。一是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危房改造工作相关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将宏观决策部署细化落实到操作层面。二是完善了《朝天区农房建设管理办法》,编制了《安全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印发2000余份,使危房改造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研究制定了危房改造分类补贴标准和金融支持政策,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农户建房积极性。四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借助精准脱贫政策宣传会、“三下乡”、“法制赶场”、坝坝会等时机,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相关政策宣传6万余人次,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危房改造工作的关注和认识,努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强化规划引领。坚持高起点、整体性规划,不断完善村镇建设和脱贫攻坚规划体系,将农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同步规划、有机衔接、融为一体。一是完成了全区214个行政村“强村行动”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划定了各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村聚居点具体区域,明确农房建设“一村一风貌”具体控制标准。二是详细编制了64个建卡贫困村脱贫专项规划,以及中子镇和中子镇印坪村、蒲家乡罗圈岩村、鱼洞乡东风村等“一镇三村”精准脱贫提升规划,对农房建设作为精准脱贫“五个一批”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规划。三是本着安全、经济、简洁、适用、方便、充分体现川北民居特色和符合农户生活习惯的原则,进一步设计完善了《朝天区农房建设通用设计图集》,按照高山民居型、河谷地带型、城郊民居型三类户型进行分类,共设计了1~6人户34个具体户型供改造户选择,直接发放到村到户1200套图集,为农房建设及风貌塑造提供了蓝本。
(三)强化达标升级。分类制定改造标准,做到危房改造不仅达标,更要升级。对危房改造C级维修加固户,严格按照“一消除两整治三硬化”的要求进行处理,即消除住房安全隐患,整治住房风貌、整治居住环境、硬化室内外地坪、硬化院坝、硬化入户路,改造后房屋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和居住环境整洁。对危房改造D级新建户,在房屋选址、房屋功能、抗震设防、房屋面积等方面严格管控,确保建成后的新住房面积不超标,结构更坚固、功能更齐全、形态更美观。
(四)强化示范带动。一是抓好危房改造试点。朝天区农房改造地域覆盖面广,改造户数众多,为确保高规格、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朝天区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着力打造了两河口乡龙华村、李家乡青林村、鱼洞乡光明村、小安乡龙灯村等危房改造示范工程,为危房改造工作的全面推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二是分批次开展建筑工匠培训。8月份和11月份,朝天区先后组织2期建筑工匠培训,共计600余人次参训,对培训合格的建筑工匠颁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执业培训合格证》,带动了建筑从业人员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了214个村农房建设工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