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3602/2017-12341 | 公文种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 |
发布日期 | 2017-11-29 | 主题词 | 规划建设 农村危旧房改造 特色 |
一是立足科学评定避免“大拆大建”。制定出台全市《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将“川北民居特色”的保护利用作为危旧房改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对C、D级危房评定严格实行“行业部门、镇、村、组”四级监管,对建房流程中“申请、建设、验收”三环节实行现场核实。今年,全市实施危旧房改造13512户,其中D级危房 6080户,同比下降21%,C级危房7431户 ,同比增长49%。通过适度减少D级危房数,进一步减少了危旧房改造中的非理性建设。二是强化分类指导力促特色延续。立足民俗多样、户别差异的实际,向农村建房户提供13种“小青瓦、穿斗结构” 的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户型图供选择,鼓励群众就地取材、就地改造,限制釉面砖、彩钢瓦、水泥墙面等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材料使用。同时,在全市 200多个村将危旧房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土地整理、以工代赈等项目打捆实施,着重通过路、水、电、气等功能更新和环境景观重塑,提升改造后农村居住生活品质,达到既降低改造成本,又有效地保护特色民居的目的。三是着眼示范带动探索合理利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被列为国家传统村落保护的搬迁户旧房,由村组依法收归集体所有。对相对集中、具有开发潜力、但暂时无法开发利用的民居先予保留,对集中连片、开发条件成熟的,通过招商引资科学开发利用。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3个,培育创建省级试点镇11个,打造特色民居旅游村落24个, 带动40多个村立足川北民居特色发展起了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