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80/2024-032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4-08-08 | 主题词 | 提案答复 |
刘安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建议》(第14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保护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农耕文化研究和保护,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农耕文化,深度挖掘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树立品牌形象,高质量推进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将“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市委农办会同宣传、农业农村、文广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发展的实施意见》,协同联动指导县区及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发展,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乡村记忆”、特色农耕文化产业发展、农耕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推进“五大工程”。
二、关于“巩固传承主体”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开展非遗“五进”活动。剑阁县开展傩戏《五虎上将》、传统杂技、白龙花灯等非遗项目进剑门关景区活动,常态化开展羊岭布艺童帽展销制作、五指山草编制作体验活动。青川县在蒿溪地坪村、青溪镇阴平村,开展川北薅草锣鼓、白家牛灯展演进景区、进社区活动。利州区组织鹏飞马戏团在广元市城区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组织罗氏剪纸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戏曲进千佛崖景区等活动。朝天区在曾家山汉王老街麻柳刺绣馆、麻柳乡麻柳刺绣传习所、曾家核桃饼店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展销活动。苍溪县组织省级非遗项目苍溪灯戏、漓江高跷传承人到苍溪县东城小学,漓江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旺苍县组织旺苍棕编、文氏中草药等非遗项目在红军城特色街区、景区景点开展展示展销和体验活动。全年共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宣传活动50余场次,普及群众100余万人次,激发更多人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三、关于“拓展传承载体”的建议
我市立足广元实际,深入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讲好巴蜀文化故事、蜀道文化故事。推动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与有关机构(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推进“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开发以白花石刻、麻柳刺绣、广元窑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创产品100余件(套)。新增非遗类广元老字号7家、特色劳务品牌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广元工匠18个。
衷心感谢您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联系人:张岚,联系电话:0938-326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