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至31日,市安办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及隐患整治等多方面积极行动,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工作专题会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发布《2025年端午节安全风险提示》,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暨地震逃生演练,提升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成立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制定全市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一、5月安全生产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5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起、5人,同比均下降83.33%。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具体为:5月21日,昭化区磨滩镇金堂村龙桥河桥梁项目四川汉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生一起高坠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5月22日市委常委会、5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辽阳“4·29”饭店火灾事故、贵州毕节“5·4”游船倾覆事故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并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建议,在全市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二是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议。5月26日,市安委会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精神,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推进情况,李建军常务副市长就转变工作作风、加强隐患治理、压实安全责任,推动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走深走实进行了专题部署。三是召开防汛抗旱、地灾防治、森林防灭火和防震减灾专题会议。5月30日,李建军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和防震减灾工作专题会议,袁华兵市长出席会议并安排部署全市重点工作,要求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防治,严防旱涝急转,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在山洪沟、泥石流沟等构建起“点长串联+沟长统筹”的责任链条,确保平稳度汛。常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四是成立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按照国务院、省安委会要求,成立全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消防救援支队,分别设立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2个工作组,分别由市应急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别牵头,市级有关责任部门配合,全力推动全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五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市安委会制定《广元市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广安委〔2025〕24号),2025年至2026年通过专项治理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风险管控和生产、监管机制建设,全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夯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危化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六是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市安委会印发《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的通知》(广安委〔2025〕24号),聚焦“责任落实、动态排查、专项整治”三个重点任务,实施“七个一”工程,全面建立“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诊查”三位一体隐患排查模式,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排查整治问题隐患,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七是安排部署“安全生产月”活动。市安办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广安办〔2025〕31号),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隐患辨识科普、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生产巡演等专项行动,切实提升全民安全意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5月28日,市安委会在青川县举行了2025年广元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李建军常务副市长出席活动并讲话。八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议精神,部署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判定标准学习和培训,严格对照标准条例,执行精准判定执法,通过企业主动排、专家精准排、员工实操排等方式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精准度。九是更新“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隐患报告奖励办法。出台《广元市山洪灾害隐患报告奖励暂行办法》《广元市地质灾害隐患报告奖励暂行办法》,借助“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系统,鼓励市民积极查找、报告身边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推动安全防范社会共治。十是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广元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暂行办法》,市安委会对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广元国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0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严格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要求,加强隐患整改动态调度和全程督导,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十一是开展工贸行业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5月9日,市安委会在朝天区组织开展了全市工贸行业2025年度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深刻汲取旺苍县“4·25”中毒事故教训,聚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流程、监护、检测及救援设备使用等环节,全覆盖进行演练,提升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进一步筑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基础。
二、2025年5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一)历史事故折射出5月安全形势严峻。从近年事故统计分析看,近3年5月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年总量的15.94%、18.05%,高于月平均水平,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二)经济因素带来的安全风险。有色金属(电解铜1#)价格小涨,黑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非金属建材产品价格高位波动,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负荷生产、经营、储存等现象可能反弹,安全生产风险增大。
(三)季节特点带来的安全风险。6月全市即将进入主汛期, 气温逐步升高,排水管网、雨水井检维修作业增多,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风险增高;部分危险化学品受热易膨胀或发生反应引发爆炸、燃烧等事故风险增大;高温易导致露天作业人员中暑,室外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增加;儿童私自结伴戏水或游泳易引发淹溺事故;汛期局部极端天气增多,强降雨易导致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等引发次生灾害事故;雷电天气易破坏电力系统引发异常断电、火灾等。
(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一是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二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全员安全责任制严格未落实到岗到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风险增大。三是安全培训未全覆盖。部分企业对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未严格按计划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未严格逗硬培训考核,从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风险高。
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提示
受生产经营旺季、端午假期、学生暑假、天气炎热、极端气
候增多等因素影响,6月各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变化多端,安全生
产形势严峻复杂。
(一)自然灾害风险。汛期部分地区发生雷电、连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临沟、沿沟和地势低洼地带的老旧建筑、在建项目工地、厂矿企业等易受山洪、地质灾害等影响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安全风险高。
(二)建筑施工风险。据统计,我市近5年6月建筑施工行业共发生事故4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事故总量的2.12%、2.15%,物体打击和高坠事故风险较高。建筑施工行业进入生产“黄金期”,户外高空作业人员在长时间、高强度作业,易疲劳,加之作业人员不佩戴或系挂安全绳、临边和孔洞防护不到位等问题隐患,高处坠落事故风险高;进入汛期, 长时间降雨易导致土体松软、支护结构失效,或地下水位上升引 发基坑、边坡失稳,加之部分施工单位在开挖沟槽、基坑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要求,开挖废土随意堆砌在边坡旁,未修筑 截排水设施或设施失效等易发坍塌事故。
(三)道路交通风险。据统计,我市近5年6月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事故7起、死亡7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事故总量的3.72%、3.76%(涉事车辆多为货运车辆),安全风险突出。毕业季聚会增多,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易反弹;节假日及“618” 购物节影响,货运量呈阶段性增长,货运车辆昼夜兼程、多拉快 跑,车辆机件易受炎热天气影响导致故障,车辆超载、超速、制动系统不可靠,驾驶员违规变道、闯抢红灯等问题,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汛期降雨增多,低洼路段易积水,部分道路易发内涝、山洪、地质灾害,行车风险高,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四)工贸风险。据统计,我市近5年6月工贸行业共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为车辆伤害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事故总量的0.5%、0.5%。企业处于产销旺季,生产装置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设备故障率增高,检修机械时未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和设专人监护制度,检修完毕设备试运转前周边环境确认不到位,人员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易引发机械伤害;高处作业平台边口等未设置围栏、安全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措施,梯具不稳、安全带、安全绳缺失,安全帽、防滑鞋未正确穿戴,雨天未采取可靠防滑措施等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企业违规改变建筑结构和防火分区,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过载发热等易造成火灾事故。
(五)煤矿风险。因矿井电源柜、机房变频器、电压互感器损坏,主要通风机切换作业不规范等问题隐患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行风险较高;因采煤工作瓦斯灾害治理时间不足、回风巷道维护不到位、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不足、局部通风机馈电开关维保不到位等问题隐患,煤壁片帮、瓦斯超限风险较高。因避雷设施和防雷装置损坏、接地装置失效等问题隐患。夏季雷雨天气增多,可能存在防雷设施失效导致非计划性停电,瓦斯抽采钻孔管理不规范,瓦斯超限风险高。
(六)非煤矿山风险。据统计,我市近5年6月非煤矿山行业共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事故总量的0.5%、0.5%。矿井地面防洪设施不完善,井口防倒灌物资和挡水设施不齐,井下排水能力不足,易引发洪水倒灌、淹井、人员被困事故,安全风险高;露天矿山表土层剥离未达设计要求,台阶参数超设计标准,截排水沟断面不足、淤堵损坏,边坡稳定性监测、巡查不到位,边坡坍塌风险高;尾矿库包保责任落实不到位,排洪设施续建不及时,防洪高度和干滩长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调洪库容不足,超水位运行,安全风险高。
(七)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易聚集产生缺氧环境,化粪池、沼气池、污水池、窨井、市政管道、建筑工地深基坑等进行清淤、检维修作业时,作业审批把关不严、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作业前未按要求进行通风和气体检测,作业过程中未配备气体检测仪、未进行气体监测和强制通风、未佩戴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作业中断后重新作业时未进行通风检测等易引发中毒和窒息事故;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八)危化风险。装卸车装卸软管老化开裂,法兰垫片腐蚀破损,快速接头密封失效,槽车罐体焊缝开裂、安全阀失灵等引发充装介质喷溅、泄漏风险高;易燃液体(如汽油、苯)装卸时未按规定连接静电接地线或接地夹松动,违规使用铁质工器具,地面未铺设导电材料等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暴雨天气易导致厂区内积水,可能淹没储罐基础、腐蚀设备管线,造成阀门失灵、法兰处泄漏,同时雨水渗入生产装置(如高温反应釜)或危险化学品仓库可能引发部分危险化学品剧烈反应(如金属钠遇水爆炸、酸液稀释放热),引发冲料、爆炸事故。
(九)消防风险。受“618”购物节影响,物流仓库货物混合堆存、超量堆存等现象突出,火灾荷载增大。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九小”场所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动火作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隐患易引发火灾。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建筑保温材料不合格、违规设置影响 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或广告牌等易导致火灾事故扩大;夏季高温,生活用电负荷增大,大功率电器使用频繁,电气设施易过载发热,部分老旧小区、自建房、棚户区等场所电气线路老化易导致漏电、短路以及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隐患,易引发居民火灾。
四、重点工作措施建议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绷紧安全之弦,持续压实“四个责任”,盯紧看牢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燃气等重点领域和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排险除患百日行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安办《关于开展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应急演练、安全文化竞赛等专项行动;推动重点行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确保6月底实现13个重点领域机制建成率达100%;同步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科普宣传及应急演练,确保通过宣传引导、全员参与、示范引领,推动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提升全社会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百日行动的通知》要求,即日起至2025年8月底,聚焦部门单位责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动态清零、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精准的风险研判、开展一次深度排查整治、开展一轮教育培训引导、开展一次精准执法帮扶、曝光一批突出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每起生产安全事故、实施一批有效的推动机制等“七个一”工程,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三)加强汛期矿山安全防范。各涉矿县(区)、市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开展矿山安全监察“百日行动”,深入推动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抢抓主汛期到来前的“窗口期”,督促矿山企业落实防汛工作主体责任,全面开展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切实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基层末梢和现场第一线,确保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强化安全预警,建立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多部门集中会商研判机制,准确掌握雨水汛情动态数据,精准发布预警信息,严格执行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停产撤人相关规定;督促矿山企业完善汛期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备全应急装备和物资,全面提升防汛应急能力,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坚决确保全市矿山安全度汛。
(四)全力做好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聚焦房屋市政工程、高层民用建筑外墙以及冷库、室内冰雪场馆等特定场所保温材料应用领域,开展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集中整治,全面加强生产、流通、施工、使用管理等环节安全监管,加强源头治理、清理整顿市场、强化设计审查把关、突出材料检测管理、严格动火作业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建筑保温材料安全事故,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发生。
(五)抓实做好汛期安全防范。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和防震减灾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工程备汛、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等各项准备。加强会商研判预警,积极做好雨情、水情、汛情、险情会商研判和动态调度,强化短临预测预报,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紧盯临河临沟临山住户及聚居点、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小河流沿岸等重点区域,在建涉水工程施工营地、水库、水电站、江河堤防等重点设施,学校、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扎实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排危除险、工程治理、专人巡查、避险搬迁等分类处置措施,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