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联盟共研聚合力 蜀道研学育新人 ——汉中学子赴广元开展“走大美蜀道•研三国文化”研学活动

联盟共研聚合力 蜀道研学育新人 ——汉中学子赴广元开展“走大美蜀道•研三国文化”研学活动

日期: 2025-05-07 来源: 实践基地 分享:
【字体: 打印

为深入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推动中西部研学教育协同发展,423日至30日,汉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组织830余名师生,联合广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走大美蜀道·研三国文化”主题研学活动。

汉广两地以千年蜀道为纽带,共同构建起三国文化研学矩阵。汉中是两汉三国文化发祥地,张骞丝绸之路起点、蔡伦造纸术革新地、诸葛亮北伐战略要冲。广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有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有传承千年的蜀道文化,更有唯一女皇武则天的故里传奇。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第一站:探秘昭化古城,触摸三国风云

活动首日,同学们踏入昭化古城研学基地,仿佛瞬间穿越千年,置身于三国的烽火岁月。古色古香的街道、斑驳的城墙,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在这里,同学们参与了手绘脸谱、图片拓印、制作女皇凉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通过亲手绘制脸谱,他们深入了解了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图片拓印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制作女皇凉面,则让同学们品尝到了川北地区独特的美食文化。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三国文化与川北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二站:攀登剑门关 领略雄关巍峨

次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剑门关研学基地。剑门关地势险要,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势著称于世。同学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古道拾级而上,亲身感受古人行军的艰辛。一路上,他们仔细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质,聆听研学导师讲解剑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刻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在剑门关前,同学们集体诵读李白的《蜀道难》,激昂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一刻,他们不仅领略到了蜀道的雄伟壮观,更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第三站:漫步翠云廊 感悟生态智慧

翠云廊古柏参天,近万株行道古柏犹如绿色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古柏的七次种植历史以及历朝历代对古柏的精心守护。从秦朝的“以树为界”,到明朝的“官民共护”,再到现代的科学保护措施,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第四站:穿越明月峡 惊叹交通奇迹

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明月峡。这里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峡谷幽深,峭壁如削,奔腾的江水在峡谷中咆哮而过,气势磅礴。同学们沿着古栈道缓缓前行,一路欣赏着峡谷的壮丽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月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让同学们对古代蜀道的交通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们惊叹于古人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开辟出蜀道的伟大壮举,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此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知识求索,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淬炼,汉中学子们沿着蜀道遗迹丈量历史厚度,在古栈道的斑驳印记与红军战斗遗址的肃穆氛围中,触摸文明脉络,汲取奋进力量;于青山绿水间感受自然馈赠,体悟生命与天地共生的深邃哲思。当研学的终章落下,蜀道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扎根心田。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将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驱动同学们在求知路上步履不停。

网站主管部门:广元市教育局信息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 电话:0839-3263630 传真:0839-3263600

举报电话:0839—3261337(信访科) 举报邮箱:2631218546@qq.com 其他举报方式:0839-3263600(传真) 信函邮寄:广元市利州区东坝电子路384号(市教育局办公室)   邮编:628017 市纪委驻教育局纪检组信访举报电话:0839-3239860 主办单位:广元市教育局 蜀ICP备16025822号-2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