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类别
|
事项名称
|
公开内容
|
公开依据
|
公开主体
|
公开时限
|
公开渠道
|
公开形式
|
公开
对象
|
咨询
及监督电话
|
机构信息
|
机构概况
|
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办公电话、传真、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人事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23165
监督电话:3237751
|
机构职能
|
依据“三定”方案及职责调整情况确定的最新法定职能
|
领导分工
|
局领导姓名、职务、简介、分工
|
内设机构
|
内设机构名称、职责
|
下属事业单位概况
|
下属事业单位名称、职能
|
政策文件
|
法律、法规
|
国家、四川省有关造林绿化、资源管理、动植物保护、林业科技、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林权改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法律法规、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7号)
|
各科室、直属单位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规划改革和政策法规科3235675
监督电话:3237751
|
部门和地方政府规章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政府、广元市政府有关造林绿化、资源管理、动植物保护、林业科技、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林权改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的规章。
|
其他政策文件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制定或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政策性文件,广元市林业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或林业局制定的政策性文件。
|
财务管理
|
预决算
|
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财政部关于推进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13〕309号)
|
财务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2639
监督电话:3237751
|
“三公”经费
|
“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
政府采购与招投标
|
政府采购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植被恢复费
|
植被恢复费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的通知》(财税﹝2015﹞30号)
|
政务中心林业窗口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5572113
监督电话:3237751
|
规划计划
|
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
中长期规划计划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各科室、直属单位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规划改革和政策法规科3235675
监督电话:3237751
|
林业发展年度计划
|
各年度计划全文
|
其他专项规划
|
其他专项规划计划全文
|
人事信息
|
人事任免
|
人事任免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人事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23165
监督电话:3237751
|
人员考录
|
招考、遴选通知,录用公示等
|
教育培训
|
年度培训计划和培训信息
|
行业资讯
|
工作动态
|
日常工作动态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各科室、直属单位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办公室3237576
监督电话:3237751
|
重要会议
|
重要会议内容
|
公告公示
|
通知、公告和公示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脱贫攻坚战
|
关于脱贫攻坚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
|
林业产业和科技科、党委办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林业产业和科技科3242761、党委办3237751、规划改革和政策法规科3235675、生态保护修复科3223447
监督电话:3237751
|
放管服改革
|
落实放管服改革情况
|
规划改革和政策法规科
|
民生工程
|
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民生信息
|
生态保护和修复科
|
统计数据
|
统计依据
|
各类统计指标、依据文件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财务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2639
监督电话:3237751
|
统计报告
|
经审核可公开的林业统计数据形成的报告文件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复文
|
本单位主办的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人大建议复文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14〕96号)
|
办公室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22528
监督电话:3237751
|
政协提案复文
|
本单位主办的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政协提案复文全文。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市林业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时限等;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申请方式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办公室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7576
监督电话:3237751
|
依申请公开指引
|
依申请公开指引
|
单位或个人申请公开的流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办公室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7576
监督电话:3237751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历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
|
办公室
|
每年3月31日前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7576
监督电话:3237751
|
应急管理
|
应急管理
|
应急通知公告、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或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
|
森林防火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8442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处罚
|
1.对没有按法规规定发包农村集体林地的行政处罚
2.对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行政处罚
3.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行政处罚
4.对非法购买古树名木或天然原生珍贵树木,擅自移栽天然原生珍贵树木,或擅自移栽致使天然原生珍贵树木死亡的行政处罚
5.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粮食的行政处罚
6.对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措施不予配合的行政处罚
7.对引种在有钉螺地带培育的芦苇等植物或者农作物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行政处罚
8.对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行政处罚
9.对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行政处罚
10.对临时占用林地修建永久性建筑或期满一年后未恢复植被或林业生产条件的行政处罚
11.对毁坏森林、林木(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行政处罚
12.对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造成林木毁坏的行政处罚
13.对盗伐林木的行政处罚
14.对滥伐林木的行政处罚
15.对违法伪造、变造、买卖、租借采伐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16.对非法收购、加工、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等非法来源的林木的行政处罚
17.对拒绝、阻挠(碍)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
18.对擅自开垦林地的行政处罚
19.对未经批准擅自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改变为其他林种的行政处罚
20.对擅自移栽胸高直径 10 厘米以上活立木,或擅自移栽并已将其栽种的行政处罚
21.对违反规定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破坏草原植被的行政处罚
22.对非法转让草原的行政处罚
23.对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使用草原的行政处罚
24.对非法开垦草原的行政处罚
25.对违规在草原上采挖植物或者从事破坏草原植被活动的行政处罚
26.对违反草畜平衡规定的行政处罚
27.对采伐和损害长江水源重点保护地区植被的行政处罚
28.对长江水源涵养林体系的林木进行皆伐的行政处罚
29.对采集甘草和麻黄草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行政处罚
30.对未取得采集证或不按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出售甘草和麻黄草的行政处罚
31.对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的行政处罚
32.对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政处罚
33.对违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政处罚
34.对违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政处罚
35.对未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或超越人工繁育许可证规定范围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行政处罚
36.对违法出售、购买、利用、运输、携带、寄递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政处罚
37.对违法出售、利用、运输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政处罚
38.对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品的行政处罚
39.对违法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物种的行政处罚
40.对违法将从境外引进野生动物放归野外的行政处罚
41.对伪造、变造、买卖、转让、租借有关证件、专用标识或者有关批准文件的行政处罚
42.对进行开矿、修路、筑坝、建设外,违反相关自然保护区域规定、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行政处罚
43.对猎捕、买卖国家和省保护的益鸟,或者在人口聚居区捕捉猎杀鸟类、采集鸟卵、捣毁鸟巢的行政处罚
44.对外国人未经批准在中国境内对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的行政处罚
45.对收购无证猎捕的野生动物的行政处罚
46.对非法加工、利用、转让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或者邮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产品的行政处罚
47.对大熊猫借展期间借出方或者借入方违反规定的行政处罚
48.对非法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处罚
49.对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未经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行政处罚
50.对擅自移动或者破坏野生植物保护设施、保护标志的行政处罚
51.对破坏野生植物生长环境的行政处罚
52.对擅自围(开)垦、烧荒、填埋湿地,擅自排放湿地蓄水、修建阻水或者排水设施,擅自在湿地范围内采砂、采石、采矿、挖塘、采集泥炭、揭取草皮,非法占用湿地的行政处罚
53.对在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内砍挖林草植被及开垦、采矿、采石、挖沙等破坏植被的行政处罚
54.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从事破坏植被活动的行政处罚
55.对违法进行营利性治沙活动,造成土地沙化加重的行政处罚
56.对不按照沙化土地治理方案进行治理的,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又不按要求继续治理的行政处罚
57.对未经沙化土地治理者同意,擅自在他人的治理范围内从事治理或者开发利用活动的行政处罚
58.对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行政处罚
59.对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行政处罚
60.对不依法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行政处罚
61.对非法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采石、挖沙等活动的行政处罚
62.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拒绝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行政处罚
63.对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行政处罚
64.对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行政处罚
65.对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张贴商业广告的;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的;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的;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活动的行政处罚
66.对施工单位在进行开矿、修路、筑坝、建设外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坏的行政处罚
67.对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乱扔垃圾的行政处罚
68.对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采集物种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行政处罚
69.对在风景名胜区内非法占用风景名胜区土地;在禁火区域内吸烟、生火;攀折树、竹、花、草;敞放牲畜,违法放牧的行政处罚
70.对未取得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
71.对未取得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在风景名胜区内经营重大项目的行政处罚
72.对取得风景名胜区项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改变或者超过合同约定的经营地点、范围、期限和收费标准等进行经营的行政处罚
73.对取得风景名胜区项目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重大项目改变或者超过合同约定的经营地点、范围、期限和收费标准等进行经营或者擅自停业、歇业的行政处罚
74.对进入风景名胜区内的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未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或者未在规定的地点停放、停泊的行政处罚
75.对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未建立护林防火组织,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设备,划定禁火区和防火责任区,设置防火标志牌,且拒不纠正的行政处罚
76.对未按森林公园发展规划擅自在森林公园内兴建工程设施的行政处罚
77.对损坏森林公园内林木,在森林公园禁火区吸烟或用火,乱刻乱画、污损森林公园内设施,在森林公园内不按指定地点经营的行政处罚
78.对在世界遗产核心保护区违法建设的行政处罚
79.对在世界遗产保护区违法建设的行政处罚
80.对在世界遗产保护区、缓冲区未经审核进行建设的行政处罚
81.对违反规定未经批准利用地质遗迹,对其造成危害或破坏的行政处罚
82.对违反《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的行政处罚
83.对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的行政处罚
84.对森林防火区内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或者接到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消除火灾隐患的行政处罚
85.对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行政处罚
86.对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行政处罚
87.对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未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的行政处罚
88.对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森林防火区的机动车辆未安装森林防火装置的行政处罚
89.对森林高火险期内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森林高火险区活动的行政处罚
90.对森林防火期内,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进行野外生产性用火未采取必要防火措施的行政处罚
91.对森林防火期内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森林防火区或其他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的行政处罚
92.对破坏和侵占森林防火通道、标志、宣传碑(牌)、瞭望台(塔)、隔离带等设施设备的行政处罚
93.对未经批准在草原上野外用火或者进行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未取得草原防火通行证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行政处罚
94.对草原防火未采取防火措施、未安装防火装置、丢弃火种、不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和未按照规定用火的行政处罚
95.对未建立或者未落实草原防火责任制的行政处罚
96.对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行政处罚
97.对假冒授权品种的行政处罚
98.对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的行政处罚
99.对品种测试、试验和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伪造测试、试验、检验数据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行政处罚
100.对生产经营假种子的行政处罚
101.对生产经营劣种子的行政处罚
102.对未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子或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的行政处罚
103.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104.对作为良种推广、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林木品种或者推广、销售应当停止推广、销售的林木良种的行政处罚
105.对未经许可进出口种子及进出口假、劣种子或者属于国家规定不得进出口种子的行政处罚
106.对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或者从境外引进林木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作为种子在境内销售的行政处罚
107.对销售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及销售的种子没有使用说明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行政处罚
108.对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行政处罚
109.对种子生产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委托生产、代销种子未按规定备案的行政处罚
110.对侵占、破坏种质资源及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的行政处罚
111.对抢采掠青、损坏母树或者在劣质林内、劣质母树上采种的行政处罚
112.对未经批准收购珍贵树木种子或者限制收购的林木种子的行政处罚
113.对未根据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使用林木良种的行政处罚
114.对未按规定程序引种或者调运种子的行政处罚
115.对销售、供应未附具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合格证的种苗的行政处罚
116.对伪造林木良种证书的行政处罚
117.对未依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政处罚
118.对未依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行政处罚
119.对违反植物检疫规定,引起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扩散的行政处罚
120.对不按要求处理被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场地、仓库的行政处罚
121.对违反规定,试验、生产、推广带有植物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或者在非疫区进行检疫对象活体试验研究的行政处罚
122.对违反规定,不在指定地点种植或者不按要求隔离试种,或者隔离试种期间擅自分散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行政处罚
123.对擅自开拆植物、植物产品包装、调换植物、植物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植物产品的规定用途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124.对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125.对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检疫性有害生物接种试验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126.对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127.对伪造、倒卖、转让采集证、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有关批准文件、标签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128.对在禁采区、禁采期和封育期内采集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处罚(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
权力类型、权力名称、设立依据、责任主体、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追责程序、监督电话以及本行政机关认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林业综合执法支队;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3236750;林业综合执法支队3237663;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225241;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许可
|
1.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审核
2.临时占用林地审批
3.森林经营单位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
4.林木采伐许可
5.征占用草原审批
6.国家二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特许猎捕证核发
7.猎捕非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狩猎证核发
8.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审批
9.非重点保护(“三有”)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核发(扩权试点县执行市级权限)
10.出售、购买、利用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审批
11.出售、购买、利用非重点保护(“三有”)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审批(扩权试点县执行市级权限)
12.外国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审批
13.从事营利性治沙活动许可
14.进入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学考察、拍摄影片、登山等活动审批
15.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审批
16.森林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的活动审批(本级政府批准)
17.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进行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的审批
18.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核发
19.林业植物检疫证书核发
|
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地点、受理时间、办理结果、联系电话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政务中心林业窗口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5575113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强制
|
1.代为捕回(陆生野生动物)或者恢复原状
2.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违法生产经营的种子,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及运输工具等;查封违法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3.封存或者扣押与案件有关的植物品种的繁殖材料,封存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及有关文件
4.对违反规定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予以查封
5.代为除治森林病虫害
6.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7.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来源非法的林木以及从事破坏森林资源活动的工具、设备或者财物;查封与破坏森林资源活动有关的场所
8.代为恢复擅自移动或者毁坏的森林保护标志或林业服务标志
9.代为补种树木
10.代为恢复草原植被
|
每一项行政强制适用的情形、形式层级、审查类型、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对象、办结事项、常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市林业综合执法支队;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3236750;市林业综合执法支队3237663;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225241;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确认
|
1.古树名木认定(本级政府认定)
2.草原等级评定
3.林木种子采种林的确定
|
每一项行政确认的权力类型、名称、责任主体、责任事项、追责情形、监督电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生态保护和修复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23447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检查
|
1.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检查(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2.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修复、利用、更新等进行监督检查
3.对草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对在集贸市场以外经营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5.森林防火检查
6.对草原防火的安全检查
7.对林木种子质量的监督检查、抽查
8.对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9.对引种林业种子苗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检疫监管检查
10.对调入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查证和复检
|
每一项行政检查的权力类型、名称、责任主体、责任事项、追责情形、监督电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森林防火科;林业综合执法支队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225241;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3236750;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3227996;生态保护和修复科3223447;森林防火科3238442;林业综合执法支队3237663
监督电话:3237751
|
行政奖励
|
1.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植物检疫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保护古树名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本级政府行使)
4.对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5.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或在扑救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6.对在草原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与市应急管理局共同行使,市县由本级政府行使)
7.对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与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行使)
|
每一项行政奖励的行使层级、奖励对象、法定办结时限、审查类型、实施主体、受限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设定依据、常见问题等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森林防火科;资源管理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225241;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3236750;森林防火科3238442;资源管理科3235752
监督电话:3237751
|
其他行政权力
|
1.向森林、林木经营单位或个人下达森林病虫害除治通知书
2.伐区调查设计材料的审核
3.责令限期改正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或者未按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4.限期恢复擅自改变用途的林地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5.限期对期满后的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6.紧急情况林木采伐备案
7.限期恢复擅自移栽的天然原生珍贵树木
8.责令限期拆除在临时占用草原上修建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9.野生动物收容救护
10.责令限期治理未采取防沙治沙措施造成严重沙化的土地
11.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
12.对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无正当理由满6个月未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停止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满一年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注销
13.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
|
每一项权力的行使层级、服务对象、法定办结时限、审查类型、实施主体、受限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设定依据、常见问题等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18年)》
|
森林防火科;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生态保护和修复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森林防火科3238442;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3225241;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3236750;生态保护和修复科3223447;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3227996
监督电话:3237751
|
公共服务事项
|
1.林木种子采种林的确定;
2.种子生产经营者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备案。
|
每一项服务事项名称、设立依据、服务对象、行使层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四川省公共服务事项目录(2018年)》
|
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
|
■政府网站 □政府公报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移动客户端
□手机短信推送
□微视 □电视
□广播 □报刊
■信息公告栏
□电子信息屏
□政务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中心
□便民服务点(室)
□图书馆 □档案馆
□其他
|
■全文发布
□区分处理后发布
|
社会
|
咨询电话:3236750
监督电话:3237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