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讯(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绍海 周俊)眼下,气温回暖,正是春耕育苗好时节。4月13日,在旺苍县普济镇池川村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培育秧苗,为“订单农业”忙碌着。数据显示,旺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15万亩,粮食亩均增产10%至20%公斤以上。今年,旺苍将继续推动项目落地,新建高标准农田3.6万亩,改建高标准农田1.51万亩,确保粮食产量提升。
秧田旁,种粮大户张天宝正忙着签下今年的收购合同。“以前最愁销路,现在和企业签了订单,价格有保底,旱涝保收!”他口中的“订单农业”,正是推出的“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
近年来,旺苍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引导农户与专合社签订长期订单,专合社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收购,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去年,该县订单农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现在种粮既省心又放心,专合社提供全程式服务,我只负责把粮食种上,其他都交给专合社。”据张天宝介绍,2023年,他承包了100多亩土地,辛苦了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年成不好还要亏本。
去年,张天宝和旺苍县城隍贡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农业”协议,在专合社帮助下,种田更加高效便捷,亩均收益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种粮更有底气,他承包的土地也从最初的100亩逐步增加到现在的300亩。
“高品质才有高收益,‘订单农业’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全面提高了粮食品质。”据旺苍县城隍贡米专合社理事长侯长润介绍,针对地方土壤、气候、水利等条件,筛选适合当地农情的优良品种,统一发放给农户,让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模式种植,最后统一进行收购,从种子、种植、管理到收购的全程参与,为农户提供闭环式服务,确保粮食品质和农户收益。实施“订单农业”后,农户每年亩均可增收1000元到1500元。
订单保障解决了“卖粮难”问题,而高标准农田建设则让“种好粮”成为可能。在龙凤镇龙凤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更为直观。过去零散的“巴掌田”“鸡窝地”,经过田型调整、地力培肥、渠系配套,变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
“以前遇到干旱只能干着急,现在水直接引到田头,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村民侯国仁指着新修的灌溉渠说,过几天,土地翻耕后,就能种植水稻,预计每亩增收100公斤。
“高标准农田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村民发展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龙凤村党支部书记何志介绍,目前,该村已完成8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有了良田为依托,不仅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催生出稻鱼、稻虾等特色养殖业,乡村业态进一步丰富,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