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聚力农产品初、精深加工,突出抓好800万亩原料基地、20户产值过5亿、10亿、20亿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国家省级食品工业园区和5个省级企业中心的建设,切实做大加工农产品品牌,确保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做大原料生产“第一车间”。以“三园”联动建设为载体,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0个100万亩,村特色产业示范园2000个20万亩,户办产业小庭园30万个30万亩,辐射带动全市优质粮油230万亩,苍溪红心猕猴桃、梨及特色小水果100万亩,蔬菜70万亩,木本油料200万亩,茶叶5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烟叶、山珍20万亩,水产30万亩基地建设,出栏土鸡8000万只,肉牛羊120万头,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充足原料保障。
建设商品化处理设施,推进产地初加工。实施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建设一批集清洗、挑选、烘干、保鲜、包装、贴牌、储藏等商品化处理设施,鼓励建设粮食烘储中心、果蔬加工中心、畜禽水产配送中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展原产地初加工,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60%以上。引发农产品初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特色产区、重点销区及关键物流节点梯度转移。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综合加工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以资本运营、品牌市场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上市融资等形式,加快有优势的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大、资本扩张。鼓励龙头企业对外投资、租赁、承包,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加速裂变扩张。扶持一批中小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带动面广的产业集群和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培育20户产值过5亿、10亿、20亿农产品加工企业“排头兵”。
建设加工园区,推动集聚发展。根据园区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布局、高标准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差别定位和错位发展,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协作互补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省级食品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成国家省级食品工业园区10个,国家省级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0个。
提升产品质量,推进品牌发展。制订和实施“广元味道”食品饮料产业准入标准,开设《“广元味道”产品推介名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快信息化在食品饮料产业中的应用,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推进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制订和实施重污染食品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有效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落实食品工业综合利用废弃物、废液的鼓励政策,发展饲料、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后续加工。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观念,大力开发在消费者中有质量信誉和市场优势的拳头产品,打造一批企业自主品牌。充分利用与央视合作机遇,实施加工产品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国内大市场。高度重视品牌证后监管,切实保护品牌,促进品牌农产品优质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