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四川省水利厅相继出台《四川省山洪灾害防御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和《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预报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两项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预警转移机制、“喊醒叫应”机制,其中我市探索建立的山洪灾害危险区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作为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喊醒叫应”机制的“范本”,用于指导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22年,我市探索建立“山洪灾害危险区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用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针对山洪灾害防御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我市属于首创。该机制建立运用后对我市防范山洪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应对了2022年“7·13”青川县3起山洪灾害,坚决守住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2024年3月27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来广调研指导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我市防汛工作措施实、效果好,特别从基层总结出的“30123”叫应机制,是好的经验又用于指导基层,很接地气。
山洪灾害防御“30123”叫应机制:是指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接收单位30分钟内作出回应,村级每1小时、乡镇每2小时、县级每3小时报告预警响应落实情况,直至受威胁群众转移完毕,并按照信息发布、接收回应、预警响应、措施反馈四个步骤,形成预警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