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利州东路一段739号 邮编628000 电话:0839-3265706 传真:0839-3264320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52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73号
4月23日,市自然资源局召开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研讨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国家、省耕地占补平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最新政策,全面客观分析目前工作进展情况,统筹谋划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下一步工作。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冉子龙主持会议。
会议组织学习了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方案》。各县(区)介绍了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就全市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会议强调,市县两级自然资源要进一步严守耕地红线,优化耕地布局,持续加强耕地保护工作;要迅速调整思路,严格落实补充耕地要求,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规范补充耕地实施,提升耕地质量,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会议要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自然资源部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载体,各县(区)局(分局)一是要主动争取县区党委政府的支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落地;二是要按《关于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等相关要求,开展后备资源调查,根据县域特点,以点带面选取1-2个乡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三是要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平台作用,成立工作专班,统筹项目区内农业农村、林业、交通、水利等涉农部门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做好“通则式”乡村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会议结合各县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一是项目区同步开展通则式村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优先编制全域综合整治方案,然后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通则式”村规划。在审批上,优先审批“通则式”村规划,再指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空间布局调整;二是在编制团队上,优先选择具备“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经验的团队,同步开展方案编制和项目区的村规划编制工作;三是项目区的“通则式”村规划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依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是各类子项目工程设计的依据,因此,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编制中,要落实好底线管控要求、明确规划管控要求,确保各类子项目落地实施;四是要建立项目区测绘成果共享平台,实现整个项目图件标准化,统一工作底图,并向农业农村、林业、交通、水利等子项目涉及的部门共享测绘成果,避免重复测绘;五是要做好统筹实施。成立县级党委政府领导主导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班,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责。统筹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补充耕地类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内的补充耕地地块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设计、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等项目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的宜机化改造等;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其他涉农部门项目进行统筹实施,力争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耕地保护监督科、生态修复科、市国土整治中心负责人及全体工作人员、各县(区)自然资源局(分局)分管土地整治项目的局领导、整治中心(事务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共30余人参加会议。